邹忌(不详不详)
2024-12-20邹忌——由比美小事领悟治国大道的齐国名相齐威王立志改革,思贤若渴。邹忌鼓琴自荐,被任为相国,封于下邳(今江苏邳县西南),称成侯。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,主张修订法律,监督官吏,严明赏罚,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。推行的改革,使齐国国力......
邹忌——由比美小事领悟治国大道的齐国名相齐威王立志改革,思贤若渴。邹忌鼓琴自荐,被任为相国,封于下邳(今江苏邳县西南),称成侯。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,主张修订法律,监督官吏,严明赏罚,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。推行的改革,使齐国国力......
赵武灵王--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赵雍(约公元前340年—前295年),嬴姓,赵氏,名雍,赵肃侯之子(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,故当称为赵雍,不叫嬴雍),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,家、改革家,生于赵国首都邯郸。赵武灵王即位时,赵国国力不强......
赵括——纸上谈兵的赵国将领 赵括(?-前260年),嬴姓,赵氏,名括。战国时期赵国人,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。赵括熟读兵书,但缺乏战场经验,不懂得灵活应变。 赵孝成王七年(公元前260年)长平之战中,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,用赵括代替老将......
赵惠文王——善用人才清明武力强大的赵国国君赵惠文王(前308年─前266年),亦称文王,嬴姓,赵氏,名何,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君主,赵武灵王次子。其母便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。赵何乃是赵武灵王次子,并非长子。赵武灵王的长子是公子赵章......
赵奢——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赵奢(生卒年不详),嬴姓,赵氏,名奢。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,简曰马氏。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(前324—前299年)到赵孝成王(前265—前245年)时期,享年约60余岁。马服君赵奢墓坐落在邯郸......
虞信——赵国上卿虞卿,名信,卿是他的官职,舜帝后代,卿姓的得姓始祖,赵国中牟(今河南鹤壁)人,战国时期名士。 [1] 虞卿善于战略谋划,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;邯郸解围后,力斥赵郝、楼缓的媚秦政策,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......
人物生平 缪贤举荐 战国时期,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。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,就派人给赵惠文王一封书信,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。赵惠文王同大将军廉颇及大臣们商量:要是把宝玉给了秦国,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,白白地受骗;要是不......
荀子 (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、教育家) 荀子,名况,字卿,华夏族(汉族),战国末期赵国人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家,时人尊称“荀卿”。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,因“荀”与“孙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称孙卿。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,后为楚兰......
芈戎——秦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芈戎早年因在楚国犯罪,出奔至东周。楚怀王二十二年(公元前307年),秦昭王在内部斗争中取得秦王之位,由其母宣太后掌权。芈戎应太后之邀入秦为官,被封为华阳君,任将军一职后为左丞相,协助宣太后和魏冉执掌朝政。......
耿弇——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耿弇(yǎn)(3年-58年),字伯昭,汉族,挟风茂陵(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)人,东汉开国名将、军事家,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。 耿弇自幼喜好兵事,后劝父投奔刘秀,被任命为偏将军,跟随刘秀平定河北。 刘秀称帝后,耿......
翟骊--秦国西北部狄戎之王翟骊(zhái lí),小说、电视剧《芈月传》中的角色,在电视剧中由高云翔饰演。剧中高云翔饰演的翟骊一角,把一代戎马生涯的草原之王高大威猛、桀骜不驯的形象发挥得淋漓尽致,同时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芈月公主却又甘为臣......
秦非子——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秦非子(?―公元前858年),嬴姓,赵氏 ,名非子,号秦嬴,伯益之后,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,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,约公元前900年―公元前858年在位。秦非子因善于养马,得到周孝王的赏识,获封秦地,成为......
秦躁公——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躁公(公元前499年—公元前429年),又称秦趮公,嬴姓,赵氏,名欣,秦厉共公之子,战国时期秦国国君,公元前442年—公元前429年在位。秦躁公元年(公元前442年)即位为秦公,秦躁公十三年(公元前430年......
秦襄公——秦国国君秦襄公(?—公元前766年),嬴姓,赵氏,名开,秦庄公次子,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,公元前778年―公元前766年在位。 公元前778年,秦庄公去世,秦襄公即位。当时秦国力弱,狄戎为近患。秦襄公即位......
秦简公——承认“私田”的合法性秦简公,嬴姓,秦氏,名悼子,在位15年。秦怀公之子,秦昭子之弟、秦灵公叔父。公元前414年—公元前400年在位。秦简公二年(公元前413年),秦简公出师攻魏,败于郑(今陕西华县西南)。秦简公六年(公元前4......